C919大型客机项目副总指挥吴跃:闯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商用客机研制体系
无论是为C919制定研制程序
还是制定第一张里程碑计划图
无论是组建IPT产品集成团队创新模式
还是探索建立以“系统工程”为理念的
COMAC项目管理体系
无论是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
建立供应商体系
还是带动国内商用飞机产业体系的发展……
他带领项目团队的每一次探索与挑战
都为我国大型客机的项目管理留下了
新的经验与启示……
吴跃
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助理,C919大型客机项目副总指挥
C919被看成是振兴我国实体经济,实现制造强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所以,我们亟需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系统工程管理体系,同时也必须基于中国现有的航空产业现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商用客机研制体系,这些工作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探索,去实现,我希望我们能够闯出一条路来。
—— 吴跃
▲ 今年5月5日,当C919飞机首飞成功后,中国商飞项目团队的一些年轻人将吴跃高高拋起
2008年10月,45岁的吴跃离开了工作21年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来到刚成立半年的中国商飞担任大客项目部部长。
商用客机一直被誉为工业皇冠上最为璀璨的明珠,这不仅体现在技术上,也体现在项目管理上。大型客机的研制周期一般在8至10年,投入资金上百亿元,“主制造商-供应商”研制模式使项目形成密集的供应商网络和产品供应链……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项目管理的风险与难度,项目上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都有可能使企业陷入泥潭,甚至改变世界商用客机产业现有的格局。
然而,到了中国商飞后,现有的基础条件却让吴跃感到意外,大客项目部是大型客机项目行政指挥系统的主要依托部门,但在当时,项目部却只有6个人,更缺少具有项目管理经验的领军人才。
“报到那天,我在航天大厦11层的角落里找到大客项目部,接待我的是一个刚入职的年轻人,我让她把项目的研制程序、项目的里程碑计划拿给我,她说这些文件都还没有制定。看来真是要白手起家了!”吴跃将自己带来的项目管理书放在落满灰尘的办公桌上,心想,这就是自己要再次创业的地方。
C919项目战略层面需要规划研制程序、制订研制里程碑计划、编制规范C919飞机技术与管理活动的文件体系,这三类文件是C919项目得以开展的基石。每一个流程的确定,每一个计划的考量,每一份文件的编写,都在考验我们对大型客机研制规律的理解程度和对项目风险的控制能力。
—— 吴跃
随着C919研制工作的推进,原有管理结构的局限逐渐显现,甚至影响着C919大部段下线与交付的节点。2014年,针对研制过程中暴露出的矛盾,时任中国商飞总经理贺东风提出,全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以产品集成团队为核心的IPT组织模式,建立强矩阵式的项目管理组织的改革构想。这也正是吴跃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在贺东风的支持下,吴跃带领项目管理团队在C919项目上先行先试,打破由职能主导的限制,实行系统工程管理,加速推进C919的研制。
这是中国商飞成立以来进行的一次重大组织变革,在新的管理模式中,强化了从“计划、技术、质量、适航、经费与人员”这“六维”对C919进行管理,促进C919向“两总”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转变。
成为C919项目总经理后,吴跃协调资源率先在洪都公司的大部段研制现场建立了IPT团队。“IPT团队由工程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项目经理,统筹协调全要素管理资源,实现设计与制造的融合、主制造商与供应商工作界面的统一管理、成本与进度的控制、质量与适航的统一。”那段时间,吴跃大部分时间都在洪都公司,与IPT团队一起工作。
2014年5月15日,C919飞机101架机前机身部段在洪都公司下线,成为101架机首个交付的机体部段。吴跃介绍说:“事实上,这其中最大的转变莫过于让我们从由‘职能主导’向‘产品主导’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C919飞机的产品综合与系统集成问题,更加符合商用飞机的研制规律。”
攻克了某项关键技术,设计师们会很有成就感,而对于从事项目管理的人来说,成就感就在于按照计划实现每一个研制节点。遇到冲突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项目找到出路,需要承担风险进行决策,需要调动所有的管理元素。
C919全机综合OATP试验是国内首次在商用飞机研制过程中依据“系统工程”理念实施的验证整机功能与交联接口的系统综合性试验,几十项试验,涉及20多个系统与专业之间的交联,多家参研单位参与会战。试验期间,吴跃每天都要和项目团队一起协调各家单位以及各个专业的工作顺序与时间,组织力量进行排故,协调局方进行检查,晚上还要组织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识别与判断存在风险,随时对计划进行评估与调整……
“在这个机库里,每天都在发生着碰撞与冲突,无时无刻不在处理棘手的问题,我们时刻都在进行权衡,项目部发出的任何一项指令与决策都将影响和改变C919的研制进程。所以,我们在谨慎的同时,必须选择担当,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风险与接受的考验。”吴跃介绍说,“项目部的职责是规划和维护C919的里程碑节点,但也必须尊重民机研制规律,我们取舍的原则就是按科学规律办事,这会使项目发展得更稳健。”
每天,当吴跃离开机库时,他都会想,这天是否达成更多的共识,实现了更多的突破,如果是,这一天就没有浪费。
在C919研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次艰难的改革,我想,接下来的改革也许会更加艰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们敢于畅想‘中国梦’,畅想‘航空报国’的时候,也一定是我们拥有最厚实的功底去驾驭现实的时候。
“首飞成功吹响了冲锋的号角,最终目的是获得适航证,交付客户实现商业运营,这是核心。”当外界还沉浸在喜悦中,吴跃已经在考虑迎接适航取证的考验。
“未来,我们要面对来自三个方面的困难,首先是突破核心技术,其次是贯彻新颁布的适航条款与标准,再次是多地试飞的组织模式带来的问题。”首飞成功后,吴跃就带领项目团队对适航取证工作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
新颁布的条款会对C919的研制有怎样的影响,多地试飞的组织模式如何协调空域资源,如何捕捉气象条件,如何提高试飞效率……所有这些难题都成为吴跃和项目管理团队面临的新考验。
来源:中国商飞新闻中心